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7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496.9—2015 代替GB/T12496.9—1999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Test methods of wooden activated carbon- Determination of decolorization of caramel 2015-07-03发布 2015-11-0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12496.9—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2496.91999《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焦糖脱色率的测定》,与GB/T12496.9- 1999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制备焦糖操作步骤做了更准确的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工研究所南京科技 开发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建平、戴伟娣、张燕萍、许玉、陈超、贾羽洁、朱光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496.1—1990; GB/T12496.9—1999。 I GB/T12496.9—2015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质活性炭对焦糖色素脱色率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脱色用活性炭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9721一2006化学试剂分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通则(紫外和可见光部分) 3方法提要 试样与焦糖混合吸附后过滤,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滤液的吸光度。 4主要仪器 4.11000mL三口烧瓶。 4.2电动搅拌器(可变速)。 4.3 玻璃温度计(刻度0℃~200℃)。 调温电热炉(或电热套1000mL) 4.5 甘油浴。 4.6 分光光度计:符合GB/T9721一2006的规定。 4.7 中速定性滤纸。 5 主要试剂 本标准中所用水应符合GB/T6682一2008三级水规格,所列试剂除特殊规定外,均指分析纯试剂。 5.1无水葡萄糖[CH2O](HG3-1094)。 5.2无水碳酸钠(GB/T639)。 5.3 氯化铵(GB/T658)。 5.4 重铬酸钾(GB1259),基准试剂。 6焦糖液的制备与鉴定 6.1A法焦糖 6.1.1A法焦糖原液的制备 称取无水葡萄糖250g,置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水250mL,装上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另 1 GB/T12496.9—2015 口散开。将烧瓶置于甘油浴中(可事先将甘油加热),使烧瓶内糖液的液面与甘油浴液面相水平。待糖 全部溶解后,开动搅拌器,将油浴温度升高并保持在(145土5)℃。当糖液开始沸腾时,渐次加入无水碳 酸钠5.0g并不断搅拌,同时升高油浴温度至155℃左右。在25min~30min内应完成无水碳酸钠的 添加,并使糖液温度均匀升至(125土1)℃,或将烧瓶置于电热套内,使糖液温度均匀升至(125土1)℃(升 温过快可滴加少量冷水),在此温度上保持35min(保温期间应适当降低油浴温度)。如果糖液超过规 定温度,可滴加少许冷水。保温完毕后,移除加热装置,向三口烧瓶中缓缓加人碳酸钠溶液50mL 子中,置于阴暗处,使用期为一个月;若置于冰箱中于一1℃~5℃保存,则使用期为一年。 注:糖液制备温度A糖为(125土1)℃,B糖为(118土1)℃系标准状态下温度,如海拨高度变化,应适当对保温时间 进行调整。 6.1.2A法焦糖原液的鉴定 称取焦糖原液0.833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而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26nm,光径长度 为1cm的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与重铬酸钾色度标准液I在同样条件下的吸光度相差不能大于 土0.03。若吸光度超过上述规定,可往原液中添加少许水或蒸发少许水使其达到规定吸光度。 6.2B法焦糖 6.2.1B法焦糖原液的制备 称取无水葡萄糖250g,置于1000mL三口烧瓶中,加水250mL,装上电动搅拌器和温度计,另 口开。将烧瓶置于甘油浴中(可事先将甘油加热),使烧瓶内糖液的液面与甘油浴液面相水平。待糖 全部溶解后,开动搅拌器,将油浴温度升高并保持在(1455)℃。当糖液开始沸腾时,渐次加入无水碳 酸钠5.0g,不断搅拌,保持均匀的升温速率。在25min~30min内完成无水碳酸钠的添加,并使糖液 温度均匀升温到(118土1)℃,在此温度上保持30min(保温期间应适当降低油浴温度)。如果糖液超过 规定温度,可滴加少许冷水。保温完毕后,移除加热装置,向三口烧瓶中缓缓加人碳酸钠溶液50mL 子中,置于阴暗处,使用期为一个月;若置于冰箱中于一1℃~5℃保存,则使用期为一年。 注:糖液制备温度A糖为(125土1)℃,B糖为(118土1)℃系标准状态下温度,如海拨高度变化,应适当对保温时间 进行调整。 6.2.2B法焦糖原液的鉴定 称取焦糖原液1.00g(准确至0.01g),加水溶解并定容至500ml。之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 426nm,光径长度为1cm的比色皿中测定其吸光度,与重铬酸钾色度标准液I在同样条件下的吸光度 相差不能大于土0.03。若吸光度超过上述规定,可往原液中添加少许水或蒸发少许水使其达到规定吸 光度。 6.3重铬酸钾色度标准液 6.3.1重铬酸钾色度标准液I 将重铬酸钾在乳钵中研细,置于调节至(115土5℃的电热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称取0.420g,加 水溶解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6.3.2重铬酸钾色度标准液Ⅱ 将重铬酸钾在乳钵中研细,置于调节至(115土5)℃的电热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称取0.325g,加 2 GB/T12496.9—2015 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 6.4焦糖试验液的配制 称取经鉴定合格的A法或B法焦糖原液17.00g(准确至0.01g),加水溶解后移人500mL容量瓶 中定容。配制后在当日使用完毕,或置于冰箱中于一1℃~5℃保存,使用期为3个月。试验液配制可 按比例减少或增加。 7操作步骤 7.1A法焦糖脱色 称取经粉碎至粒径<71μm(通过200目筛)的干燥试样0.400g(准确至1mg),置于100mL具塞 锥形烧瓶中,用移液管加人焦糖试液25mL,稍加摇动使试样润湿。盖上玻璃塞,并在玻璃塞和瓶口之 间插人一条宽约1cm的滤纸条以保持玻璃塞和瓶口之间有微小间隙。将烧瓶置于沸水浴中加热 30min(每隔5min将烧瓶振摇一次),取出稍冷却后即用直径12.5cm的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弃去初滤 液约5mL后,余液移人1cm光径比色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426nm波长下的吸光度。 7.2B法焦糖脱色 色步骤操作。 8焦糖脱色结果表述 8.1重铬酸钾品味标准液(60mg/L) 称取60mg已按6.3方法干燥处理后的重铬酸钾溶于水中,定容至1000mL,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其在426nm波长下的吸光度。 8.2焦糖脱色结果表述 脱色操作后若滤液吸光度与8.1重铬酸钾品味标准液相等,则视该活性炭焦糖脱色率为100%。 若滤液吸光度大于或小于重铬酸钾品味标准液的吸光度,则需增加或减少所加炭量,使滤液吸光度 与重铬酸钾品味标准液的吸光度偏差在士0.01。 脱色率可按式(1)式(2)计算: yA=[1-(XA-0.4)/0.4]X100 .(1) yB=[1-(X-0.35)/0.35]×100 ......(2) 式中: JA——A法焦糖脱色率,%; JB—B法焦糖脱色率,%; XA—A法焦糖试验所需炭的质量,单位为克(g); XBB法焦糖试验所需炭的质量,单位为克(g)。 注:若XA(或X)大于0.8(或0.7),其物理意义即为该炭样不适合作为糖液脱色炭。
GB-T 12496.9-2015 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 焦糖脱色率的测定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1 17:30:31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76.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36-T 1346-2020 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中药制剂 江西省.pdf
GB 9159-2008 无线电发射设备安全要求.pdf
思度安全-DSMM-008 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V1.0.pdf
OWASP_Top_10_Proactive_Controls_V3_Chinese.pdf
T-SHZSAQS 00143—2022 竞技场测试法评定湖羊性情技术规程.pdf
GB-T 17901.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密钥管理 第1部分:框架.pdf
T-JSJTQX 13—2020 桥梁体外预应力束转向器制作及质量要求.pdf
GB-T 36323-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基本要求.pdf
T-SHJNXH 0008—2021 镁基氢化物固态储运氢系统技术要求.pdf
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pdf
GB-T 32608-2016 羽毛球拍及部件的物理参数和试验方法.pdf
GB-T 37027-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攻击定义及描述规范.pdf
GB-T 32918.4-2016 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 第4部分:公钥加密算法.pdf
GB-T 14055.1-2008 中子参考辐射 第1部分:辐射特性和产生方法.pdf
CSA 企业网络安全合规框架体系.pdf
BB-T 0083-2021 食品包装容器用聚乙烯发泡垫片.pdf
DB41-T 1067-2015 城市客运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 总则 河南省.pdf
GB-T 34502-2017 封装键合用镀金银及银合金丝.pdf
GB-T 31344-2014 节能量测量和验证技术要求 板坯加热炉系统.pdf
YD T 3801-2020 电信网和互联网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方法.pdf
1
/
3
5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776.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