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11. 040. 70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1417.3—2012 代替GB11417.2—1989 眼科光学 接触镜 第3部分:软性接触镜 Ophthalmic opticsContact lenses-Part 3: Soft contact lenses 2012-12-31发布 2013-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11417.3—2012 前言 本部分的4.4.3.2、4.7.1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眼科光学接触镜》与GB/T28539《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防腐剂的摄入和释 放的测定指南》和GB/T28538《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兔眼相容性研究试验》共同构 成接触镜系列国家标准。 《眼科光学接触镜》分为以下9个部分: 第1部分:词汇、分类和推荐的标识规范;(GB/T11417.1) 一第2部分:硬性接触镜;(GB11417.2) 一第3部分:软性接触镜;(强制性)(GB11417.3) 第4部分:试验用标准盐溶液;(GB/T11417.4) 一第5部分:光学性能试验方法;(GB/T11417.5) 一第6部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T11417.6) 一第7部分: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11417.7) 一第8部分:有效期的确定;(GB/T11417.8) 一第9部分:紫外和可见光辐射老化试验(体外法);(GB/T11417.9) 本部分为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11417.2一1989《软性亲水接触镜》及1997年修改单。 本部分与GB11417.2—1989及1997年修改单的差异如下: 了修改; 删除了5.3.1、第9章中的包装、贮存和第9章配戴规定; 一一补充了总则、多焦和具矫正像差作用类接触镜的附加要求,棱镜度基底取向、棱镜度残差、透光 性能、光学区直径、材料表述、材料化学性能、稳定性要求和生物相容性的具体规定条款,以及 随附资料条款 本部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ISO14534:2002《眼科光学接触镜和接触镜护理产品基本要求》 (英文版)以及ISO18369:2006《眼科光学接触镜》系列国际标准编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用光学和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3) SC1)归口。 SZC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杭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浙江省医疗器械检 验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贾晓航、何涛、文燕、马莉、陈献花、郑建、齐伟明、姜晓路。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GB 11417.2—1989。 1 GB 11417.3—2012 眼科光学接触镜 第3部分:软性接触镜 1范围 GB11417.3规定了软性接触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随附资料的 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软性接触镜。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本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9一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3978—2008 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57022003 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 GB/T11417.1一2002眼科光学接触镜第1部分:词汇、分类和推荐的标识规范 GB/T16886.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GB/T16886.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GB/T 16886.1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 YY/T0297 医疗器械临床调查 YY/T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 2010年版二部 3术语和定义 GB/T11417.1一2012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 4.1总则 接触镜的安全和性能应通过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评价,包括按照YY/T0316进行的适合的风险 分析。 下述要求是对成品的要求。除下述要求外,若制造商声明有其他附加性能,应给出详细描述,并提 供适用的要求和试验方法。 4.2光学性能 4.2.1总则 对于为了特殊医疗目的而不具有光学性能的接触镜,若在随附资料和标志中有清晰描述,下述要求 1 GB 11417.3—2012 可不适用。 4.2.2 后顶焦度、柱镜焦度和柱镜轴位 接触镜的后顶焦度、处方柱镜焦度和柱镜轴位(如有),在空气状态下的标称值应在无菌包装容器上 标注,标称值的允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后顶焦度、柱镜焦度和柱镜轴位允差 项目名称 允差 IF≤10.00D ±0. 25 D 10. 00 D<|F/≤20. 00 D 后顶焦度FV ±0.50D IFV/>20. 00 D ±1. 00 D IF°|≤2. 00 D ±0. 25 D 处方柱镜焦度F 2. 00 D<| F°/≤4. 00 D ±0.37 D I F|>4. 00 D ±0.50 D 柱镜轴位 ±5° 注:不适用于双焦以上(不含双焦)的多焦接触镜。 对于多焦(包括双焦)设计的接触镜,以及声称具有像差矫正或改良作用的接触镜,制造商应给出要 求和验证方法,若适用,还应通过实际检测以证明后顶焦度光轴截面分布符合设计特征。 4.2. 3 棱镜度 按处方设计的接触镜棱镜度、棱镜基底取向在空气状态下的标称值应在无菌包装容器上标注。处 方设计棱镜度、棱镜基底取向标称值允差及非棱镜度设计的残留棱镜度允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棱镜度、棱镜基底取向允差 项目名称 允差 I F/≤6. 00 D ±0.25 cm/m 棱镜度残差 F|>6. 00 D ±0.50cm/m FV/≤6. 00 D ±0.25 cm/m 处方棱镜度 IF|>6. 00 D ±0.50cm/m 棱镜基底取向b ±5° ”以光学区几何中心为基准测量。 环曲面镜片的棱镜基底取向基准为顶点镜轴 4.2.4透光性能 4.2.4.1总则 接触镜的可见光区透过率、色觉要求和紫外光区要求应符合下述规定。除下述要求外,若用于特殊 医疗目的接触镜,其透光性能有特殊要求,应在随附资料中给出详细描述并提供适用的要求和试验 方法。 2
GB 11417.3-2012 眼科光学 接触镜 第3部分:软性接触镜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20 10:18:29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6 M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8446.1-2022 电力半导体器件用散热器 第1部分:散热体.pdf
绿盟 AISecOps智能安全运营技术白皮书 2020.pdf
GB-T 25861-2023 蒸气压缩循环水源高温热泵机组.pdf
GB-T 38548.3-2020 内容资源数字化加工 第3部分:加工规格.pdf
T-SMA 0021—2021 华东电网跨省关口电能表状态检验与状态更换技术规范.pdf
法律法规 贵州省大数据安全保障条例2019-08-01.pdf
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汇编 2020.pdf
GB-T 37319-2019 电梯节能逆变电源装置.pdf
产品采购安全管理制度.pdf
GB-T 10001.8-2023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8部分:行为指示符号.pdf
Fortify_TaxonomyofSoftwareSecurityErrors Foritfy 7种软件安全错误分类法 英文版 .pdf
GB-T 3620.1-2016 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pdf
GB-T 39433-2020 气弹簧设计计算.pdf
DB31-T 1356.1-2022 公共数据资源目录 第1部分:编制指南 上海市.pdf
DB-T 10-2016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pdf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23预训练大模型与医疗:从算法研究到应用.pdf
GB/Z 24294.2-2017 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互联网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实施指南 第2部分:接入控制与安全交换.pdf
T-CI 146—2022 智慧教室 基于云网边端协同的 教学评价体系技术指南.pdf
GB-T 14506.28-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8部分:16个主次成分量测定.pdf
DB5101-T 98—2020 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能力成熟度评价体系 成都市.pdf
1
/
3
10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6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