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43 6947.1 (22)申请日 2021.12.3 0 (73)专利权人 无锡恒日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214174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 区堰桥配套区堰丰路20号 (72)发明人 王德成 曹永生  (74)专利代理 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28 专利代理师 严梅芳 (51)Int.Cl. B01D 53/2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包括干 燥料斗和除湿筒组件, 干燥料斗上设置有进风口 和出风口, 除湿筒组件包括并排 设置的第一除湿 筒和第二除湿筒, 第一除湿筒和第二除湿筒结构 相同且内部均装有分子筛, 除湿筒组件与再生装 置连通, 干燥料斗和除湿筒组件之间设置有热风 管路, 热风管路的一端并列连通第一除湿筒和第 二除湿筒, 热风管路的另 一端连接进风口, 干燥 料斗和除湿筒组件之间设置有回风管路, 回风管 路的一端连接出风口, 回风管路的另一端并列连 通第一除湿筒和第二除湿筒。 两个并排的分子筛 除湿筒交替进行再生和除湿操作, 同时对除湿过 程中的除湿筒进风温度和再生后分子筛的温度 控制, 确保了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高效稳定的除湿 操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CN 216878642 U 2022.07.05 CN 216878642 U 1.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包括干燥料斗(4)和除湿筒组件, 所述干燥料斗(4) 上设置有进风口(401)和出风口(402), 所述除湿筒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除湿筒(1)和 第二除湿筒(2), 所述第一除湿筒(1)和第二除湿筒(2)结构相同且内部均装有分子 筛; 所述第一除湿筒(1)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上双通阀(101), 所述第一 除湿筒(1)的下部设 置第一下双通阀(102), 所述第二除湿筒(2)的上部设置有第二上双通阀(201), 所述第二除 湿筒(2)的下部设置有第二下双通阀(202), 所述第一上双通阀(101)和第二上双通阀(201) 之间连接有上连通管(301), 所述第一下双通阀(102)和第二下双通阀(202)之间连接有下 连通管(3 02); 所述上连通管(3 01)和下连通管(3 02)之间通过 再生装置连通; 所述干燥料斗(4)和除湿筒组件之间设置有热风管路, 所述热风管路的一端并列连通 第一上双通阀(101)和第二上双通阀(201), 所述热风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进风口(401), 所述 干燥料斗(4)和除湿筒组件之间设置有 回风管路, 所述回风管路 的一端连接出风口(402), 所述回风管路的另一端并列连通第一下双通阀(102)和第二下双通阀(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除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管路结构为, 包括热风管 (601), 所述热风管(6 01)上设置有干燥电热器(6 0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除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风管路的结构为, 包括回风 管(701), 所述回风管(701)依次串联有回风过滤器(702)和循环风机(703), 所述回风过滤 器(702)和循环风机(703)之间设置有第一回风冷却器(704), 所述回风管(701)上还设置有 第二回风冷却器(70 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塔除湿系 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回风冷却器(705)设置在 循环风机(70 3)出风口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塔除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生装置结构为: 包括与上连 通管(301)连通的再生回气管路(501), 所述再生回气管路(501)通过三通阀(502)与再生管 路连接, 所述三通阀(502)上还连接有排气管路(503); 所述再生管(504)的结构为, 包括再 生管(504), 所述再生管(504)上依次串联有再生风机(505)、 再生冷却器(507)和再生电热 器(506), 所述电热器与下连通管(302)连接; 在三通阀(502)和再生风机(505)之间设有分 支管路, 所述分支管路为进气管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塔除湿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气管路结构为, 包括进气管 (508), 所述进气管(508)的端头设置再生过滤器(509), 所述进气管(508)上还安装有逆止 阀(510)。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878642 U 2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 涉及除湿干燥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塑胶行业的除湿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当前塑胶行业的除湿干燥系统中, 除湿筒多采用的是轮转式蜂巢结构。 通过除 湿机蜂巢的转动, 吸附空气中和水份后形成低露点、 且具备一定吸湿能力的风, 来除去原料 中的湿气 。 但受轮转式蜂巢的结构限制, 蜂巢的干燥区域仅占蜂巢体积的60%左右, 再生区 域占比15%, 除湿和再生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蜂巢工作时干燥风与再生风, 不能有效隔 绝, 正常工作情况下, 蜂巢可达到的除湿露点在 ‑40℃, 在对除湿要求高的情况下, 轮转蜂巢 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0003]还有一种除湿干燥系统是通过利用分子筛吸湿能力强的特点进行除湿, 除湿筒结 构简单, 但分子筛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再生, 这时除湿机的除湿工作暂停, 工作效率低; 同时分子筛在低 温条件下 的吸湿效果最佳, 进入分子筛的风是来自于干燥料斗的湿热风, 分子筛进风通常经过一级冷却后进入分子筛除湿筒, 由于温度控制不稳定影响分子筛的除 湿效果; 由于分子筛再生后 温度较高, 自然冷却后分子筛的温度和均匀 程度受时间和环境 影响较大, 进 而影响除湿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轮转式蜂巢除湿系统除湿效果差、 分子筛除湿 系统工作效率低且除湿效果不稳定的缺点, 提供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在提高干燥效率的同 时保持稳定高效的吸湿效果。 [0005]本实用新型 所采用的技 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包括干燥料斗和除湿筒组件, 所述干燥料斗上设置有进风口 和出风口, 所述除湿筒组件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除湿筒和第二除湿筒, 所述第一除湿筒和 第二除湿筒结构相同且内部均装有分子 筛; [0007]所述第一除湿筒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上双通阀, 所述第一除湿筒的下部设置第一下 双通阀, 所述第二除湿筒的上部设置有第二上双通阀, 所述第二除湿筒的下部设置有第二 下双通阀, 所述第一上双通阀和第二上双通阀之间连接有上连通管, 所述第一下双通阀和 第二下双通阀之间连接有下 连通管; [0008]所述上连通管和下 连通管之间通过 再生装置连通; [0009]所述干燥料斗和除湿筒组件之间设置有热风管路, 所述热风管路的一端并列连通 第一上双通阀和第二上双通阀, 所述热风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进风口, 所述干燥料斗和除湿 筒组件之间设置有回风管路, 所述回风管路的一端连接出风口, 所述回风管路的另一端并 列连通第一下双通阀和第二下双通阀。 [0010]作为上述 技术方案的进一 步改进: [0011]所述热风管路结构为, 包括热风管, 所述热风管 上设置有干燥电热器。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16878642 U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第 1 页 专利 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第 2 页 专利 一种双塔除湿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9 00:01:5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