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12320 6063.7 (22)申请日 2021.12.20 (73)专利权人 山东盛大高诚测控技 术有限公司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经四路 绿地新城4地块D-2号楼602、 603、 604 室 (72)发明人 纪风超 董海峰 刘勇 (74)专利代理 机构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7268 代理人 刘继枝 (51)Int.Cl. G01M 17/007(2006.01) G01N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 备, 包括检测设备本体,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顶部 中心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行斜板和下行斜 板,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顶部中心的边角处均安装 有一组轮卡凸板组件,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顶部中 心开设有升降腔室, 所述升降腔室底部中心安装 有同步气 控调节元件, 所述升降腔室底部中心的 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叠式气动升降杆。 本实用新 型通过在检测设备本体顶部一侧开设的检测腔 顶部安装有与黑烟检测元件相对应的安全盖, 通 过支架安装在检测腔内壁顶部的微型气缸可以 通过折杆和铰接转座带动安全盖进行自动开启 和关闭, 从而使得在使用黑烟检测元件时更加方 便, 减少了人工的操作, 也提高了黑烟检测的效 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16433547 U 2022.05.03 CN 216433547 U 1.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包括检测设备本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 (1) 顶部中心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行斜板 (2) 和下行斜板 (3) ,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 (1) 顶 部中心的边角处均安装有一组轮卡凸板组件 (4) ,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 (1) 顶部中心 开设有升 降腔室 (5) , 所述升降腔室 (5) 底部中心安装有同步气控调节元件 (6) , 所述升降腔室 (5) 底 部中心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两个叠式气动升降杆 (7) , 两个所述叠式气动升降杆 (7) 顶部中心 固定连接有承重板 (8) , 所述承重板 (8) 顶部中心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凹面托板 (9) , 所述承重 板 (8) 两侧中心与升降腔室 (5) 之间均通过辅助板 (10) 滑动连接;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 (1) 顶部靠近上行斜板 (2) 的一侧开设有检测腔 (11) , 所述检测腔 (11) 底部中心的一侧安装有步进电机 (12) , 所述步进电机 (12) 的输出端通过锥齿轮组 (13) 安装有丝杠 (14) , 所述丝杠 (14) 外壁的周侧螺纹连接有滑座托架 (15) , 所述滑座托架 (15) 一侧的顶部中心安装有黑烟检测元件 (16) ; 所述检测腔 (11) 顶部中心的一侧通过支架 (17) 安装有微型气缸 (18) , 所述微型气缸 (18) 输出端通过折杆 (19) 转动连接有安全盖 (20) ; 所述升降腔室 (5) 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与两个辅助板 (10) 相对应的凹槽腔 (2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气控调节元 件 (6) 包括两个气动胶管 (61)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气控调节元 件 (6) 与两个叠式气动升降杆 (7) 之间均通过气动胶管 (61) 固定连接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辅助板 (10) 前端和后端中心均固定连接有滑条 (101)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辅助板 (10) 与两个凹槽腔 (21) 之间均通过滑条 (101) 滑动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盖 (20) 底部 中心固定连接有铰接转 座 (201)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盖 (20) 与折 杆 (19) 之间通过铰接转 座 (201) 转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6433547 U 2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 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黑烟检测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 备。 背景技术 [0002]尾气即汽车从排气管排出的废气。 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另一重大因素, 汽车尾 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氧化氮以及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其他一些固体颗粒, 尤其是含铅汽 油, 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不同的车也有着不同的气味。 正常的机动车尾气应是无色、 无怪味 的, 而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汽车尾气很可能表明车辆 本身正面临一些故障。 [0003]当机动车的发动机出现故障时, 排放的尾气往往会呈现出黑色的浓烟状, 排放的 黑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以及危害到身体健康。 但是现有的机动车黑烟检测装置在 使用时, 在机动车停 放时启动发动机并观察尾气黑烟的情况时, 其安全稳定性较差, 容易 发 生溜车的情况,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且检测设备在不使用黑烟检测元件时, 不能对黑烟 检测元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使得黑烟检测元件容易受到外部的碰撞而损坏, 从而影响 到产品的使用质量, 也无法对黑烟检测元件进行自动收纳存放。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来 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机动车黑烟检测装置在使用时, 在机动 车停放时启动发动机并观察尾气黑烟的情况时, 其安全稳定性较差, 容易 发生溜车的情况,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而且检测设备在不使用黑烟检测元件时, 不能对黑烟检测元件起到 很好的保护作用, 使得黑烟检测元件容易受到外部的碰撞而损坏, 从而影响到产品的使用 质量, 也无法对黑烟检测元件进行自动收纳存放。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机动车黑烟 检测设备, 包括检测设备本体,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顶部中心的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上行斜 板和下行斜板, 上行斜板和下行斜板方便机动车在检测设备本体的顶部上下通行, 所述检 测设备本体顶部中心的边角处均安装有一组轮卡凸板组件, 多组轮卡凸板组件用来对机动 车的车轮进行限位止动, 所述检测设备本体顶部中心开设有升降腔室, 升降腔室用来安装 两个叠式气动升降杆和承重板, 所述升降腔室底部中心安装有同步气控调节元件, 同步气 控调节元件用来控制两个叠式气动升降杆进 行同步工作, 所述升降腔室底部中心的两侧对 称安装有两个叠式气动升降杆, 两个叠式气动升降杆用来驱动承重板 向上运动, 从而将机 动车顶起, 两个所述叠式气动升降杆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承重板, 承重板在顶起机动车时 起到很好的承重作用, 所述承重板顶部中心的两侧对称 固定连接有两个凹面托板, 两个凹 面托板可以提高对机动车承托的保护作用, 所述承重板两侧中心与升降腔室之 间均通过辅 助板滑动连接, 两个辅助板用来保证承重 板上下运动时的平稳性; [0007]所述检测设备本体顶部靠近上行斜板的一侧开设有检测腔, 检测腔用来安装黑烟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16433547 U 3
专利 一种机动车黑烟检测设备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元下载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32:4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316.8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2025-2008 气雾剂级异丁烷 A-31.pdf
DB14-T 1502-2017 富硒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山西省.pdf
DB11-T 1448-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北京市.pdf
CREST 应急响应指南 CSIR-Procurement-Guide 英文版.pdf
GB-T 41904-2022 信息技术 自动化基础设施管理 AIM 系统 要求、数据交换及应用.pdf
GB-T 43079.2-2023 钢制管法兰、垫片及紧固件选用规定 第2部分:Class系列.pdf
GB-T 29551-2023 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pdf
GB-T 42381.61-2023 数据质量 第61部分:数据质量管理:过程参考模型.pdf
T-CASME 668—2023 CD3-CD4-CD8-CD16+CD56-CD19-CD45检测试剂盒 流式细胞仪法-6色.pdf
GB-T 24582-2023 多晶硅表面金属杂质含量测定 酸浸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GB-T 26973-2011 空气源热泵辅助的太阳能热水系统 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 技术规范.pdf
GB-T 38672-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接口基本要求.pdf
飞驰云联 企业数据防泄密产品选型指南 2021.pdf
NBT 32015-2013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pdf
GB-T 29729-2022 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pdf
GB-T 36629.1-2018 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pdf
T-CAGHP 016—2018 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物理接口规定 试行.pdf
GM-T 0035.2-2014 射频识别系统密码应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电子标签芯片密码应用技术要求.pdf
T-ZGCSC 003—2022 智慧城市 知识体系框架.pdf
GB-T 26333-2010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规范.pdf
1
/
3
8
评价文档
赞助2元 点击下载(316.8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