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60431.7 (22)申请日 2022.08.11 (71)申请人 深圳市城市交通 规划设计 研究中心 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131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 道龙塘社区星河传奇花园三期商厦1 栋C座1210 (72)发明人 张晓春 张冰玉 陈振武 周勇 杨良 颜宇 刘星 (74)专利代理 机构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23209 专利代理师 李冬爽 (51)Int.Cl. G06Q 10/04(2012.01) G06Q 50/26(2012.01)G06F 30/18(2020.01) G06F 30/20(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电子设 备及存储介质 (57)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 方法、 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属于交通线网运行 图衔接技术领域。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生成特 征日OD客流矩阵; S2.通过微观仿真推演获取换 乘枢纽换乘步行到达人数 ‑时间分布特征; S3.建 立城市轨道换乘服务水平划分方法; S4.计算站 点换乘路径的重要性得分; S5.划分特征日运营 时段; S6.建立换乘时间效益优化模型的目标函 数; S7.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或遗传算法对换乘时 间效益优化模 型进行求解。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 在的运行图衔接优化不精准的技术问题。 具有时 间成本低、 可 行性高的技 术效果。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2页 CN 115049156 A 2022.09.13 CN 115049156 A 1.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以下步骤: S1.生成特 征日OD客 流矩阵; S2.通过微观仿真推演获取 换乘枢纽换乘步行到 达人数‑时间分布特 征; S3.建立城市轨道换乘服务水平划分方法: 根据服务等级、 换乘候车时间和换乘感受调 查表, 获取 换乘候车时间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建立城市轨道换乘服 务水平划分方法; S4.建立站点换乘路径的重要性得分计算方法, 方法是, 构建换乘路径重要性评价体 系, 包括目标层、 准则层和指标层, 基于换乘路径重要性评价体系计算站点换乘路径的重要 性得分: 如下公式: 其中, 表示站点的某一换乘路径重要 性得分, 表示指标层每一项指标的重要性权 重, 表示具体分数; S5.划分特征日运营时段, 包括划分特征日各线路运营时段和划分特征日全网运营时 段; S6.建立换乘时间 效益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S61.仿真交通线网运行图下乘客线网分布状态; S62.基于 仿真结果确定不同特 征日全网运营时段 下所有站点的所有换乘路径权 重; S63.建立目标函数; S7.使用模拟退火算法或遗传算法对换乘时间 效益优化模型进行求 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S1所述生成 特征日OD客 流矩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统计周期内每日各时间段内所有OD对的客 流量; S12.基于交通线网运行图设定特 征日类型; S13.捕捉 客流典型时变特 征, 过滤异常波动数据, 生成特 征日OD客 流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S2所述通过 微观仿真推演获取 换乘枢纽换乘步行到 达人数‑时间分布特 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创建换乘枢纽环境模型; S22.创建换乘路线设定与乘客行 人模型; S23.基于换乘枢纽环境模型、 换乘路线设定与乘客行人模型进行仿真模拟, 获取换乘 枢纽换乘步行到 达人数‑时间分布特 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S5所述划分 特征日运营时段, 包括划分特征日各线路运营时段和划分特征日全网运营时段的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S51.划分特征日各线路运营时段, 根据各线路发车间隔时间, 将每条线路上下行的运 营时间划分为多个阶段, 生成各线路某一方向的特 征日运营时段集{pj}; S52.划分特征日全网运营时段, 以各线路高峰时段最早的开始时间为全网高峰开始时 间, 以各线路高峰时段最 晚的结束时间为全网高峰结束时间, 高峰以外的时段则自动划分 为若干个平峰时段, 生成全网运营时段集{Pk}。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S61所述仿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049156 A 2真交通线网运行图下乘客线网分布状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11.构建仿真路网模型: 基于线路信息、 站点信息, 构 建城市轨道线路拓扑路网, 路网 结构中包 含进出站口、 闸机、 站台、 列车停靠点; S612.在仿真路网模型中生成城市轨道线路班次和城市轨道线路拓扑路网客流: 基于 线路信息、 站点信息和运营排班信息, 生成城市轨道线路班次信息, 基于特征日OD客流矩 阵, 生成城市轨道线路拓扑路网客 流; S613.动态交通分配: 通过O、 D客流矩阵获取个体出行线路合集N, 提取合集N中的单条 路径ni, 遍历所有的线路班次路径, 筛选符合个体出行路径要求的班次m, 对个体路径ni和线 路班次路径m在O和D点的停留时间窗进 行分析, 分析两条路径能否满足时间要求, 筛选多 条 与客流OD进行匹配的线路班次合 集S, 实现动态交通分配; S614.交通运行仿真: 基于考虑车厢的运输能力、 车辆发车间隔、 车辆停站时间因素, 预 测某个换乘 站的换乘客 流量和列车满载率, 获得某个时间片的乘客换乘候车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S62所述基 于仿真结果确定不同特征日全网运营时段下所有站 点的所有 换乘路径权重方法是: 根据仿 真结果中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 按照S4中所建立的站点换乘路径的重要性得分计算方法, 在不同的时段Pk计算各站 点的重要性得分, 得到全网运营时段Pk中换乘路径重要性得分集 {Si}; 在某一时段Pk 内, 将站点换乘路径的重要性得分 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分别取90分位、 80分位作为权重划分界线划分出核心换乘路径、 重点换乘路径和一般换乘路径, 对应的权 重W: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 其特征在于, S63所述建 立目标函数 的方法是: 基于仿真结果得到每名乘客到各节点的时间, 从而求得换乘候车时 间: 其中, 表示乘客登上 衔接站台列车的时刻, 为乘客经步行到 达衔接站台的时刻; 换乘感受为 “候车时间过长 ”所造成不满意的等级与服务水平呈反比关系, 换乘感受为 “担忧赶不上车 ”所造成的不满意的等级与服务水平呈正比关系, 根据S 3建立城市轨道换乘 服务水平划分方法和各等级的分数范围与候车时间范围, 与在各级服务水平建立每个乘客 的换乘候车时间Twi与服务水平得分Ri的线性关系q(Twi): 其中, q表示换乘候车时间与服务水平得分的线性关系函数, 表示每个乘客的候车 时间; 在考虑换乘路径权 重的前提下, 以换乘 乘客满意度最大为目标, 建立目标函数: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049156 A 3
专利 一种交通线网运行图衔接优化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0:1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527.6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4718-2023 防眩板.pdf
GB-T 10595-2017 带式输送机.pdf
GB-T 42288-2022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pdf
GB-T 42447-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电信领域数据安全指南.pdf
GB-T 2694-2018 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pdf
T-CEC 642—2022 电力5G通信模组通用技术要求.pdf
GB-T 19113-2022 桑蚕鲜茧分级 茧层量法.pdf
GB-T 41704-20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检测方法 磁性异物含量和残余碱含量的测定.pdf
GB-T 18238.1-200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散列函数 第1部分 概述.pdf
T-WHDQHX 004—2022 电气成套设备制造业数字化车间 通用要求.pdf
GB-T 36001-2015 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pdf
T-CERDS 3—2022 企业ESG评价体系.pdf
GB-T 40211-2021 工业通信网络 网络和系统安全 术语、概念和模型 ISO 62443-1-1-2009.pdf
GB-Z 40847-2021 认知康复训练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T-CI 032—2022 矿山酸性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治理技术指南.pdf
DB31-T 753-2022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检测作业规范 上海市.pdf
GB 1589-2016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pdf
GB-T 32169.2-2015 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 第2部分:进驻要求.pdf
GB-T 20008-2005 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评估准则.pdf
GB-T 36630.2-201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产品安全可控评价指标 第2部分:中央处理器.pdf
1
/
1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527.6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