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94134.4
(22)申请日 2022.08.18
(71)申请人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地址 050022 河北省石家庄市富强大街32
号
申请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王鑫明 孙广辉 李世辉 贾晓卜
曹欣 李少博 王达 梁华洋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11201
专利代理师 廖元秋
(51)Int.Cl.
H02J 3/06(2006.01)
H02J 3/38(2006.01)
H02J 3/48(2006.01)H02J 3/50(2006.01)
H02J 3/32(2006.01)
G06Q 10/04(2012.01)
G06Q 10/06(2012.01)
G06Q 50/06(2012.01)
G06F 30/13(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F 111/04(2020.01)
G06F 113/04(2020.01)
G06F 119/06(2020.01)
G06F 119/08(2020.01)
(54)发明名称
考虑热泵负荷和分布式光伏的配微网协调
调度方法及装置
(57)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考虑热泵负荷和分布式光
伏的配微网协调调度方法及装置, 属于电力系统
运行调控领域。 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 构建由配电
网和微电网组成的配微网的分解协调模型的目
标函数, 所述目标函数用于最小化电网峰值负荷
及减少电压越限、 储能损耗和光伏出力削减; 构
建所述配微网的分解协调模型的约束条件, 所述
约束条件包括配电网约束、 微电网约束和配微网
边界耦合约束; 求解所述配微网的分解协调模
型, 得到所述配电网和所述微电网中热泵、 光伏
和储能的最优调控值。 本公开能够在配微网中,
利用建筑的蓄热能力, 通过挖掘用户侧大规模可
控热泵的调控潜力, 使其参与到配微网的协调优
化调控中,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 值。
权利要求书6页 说明书18页 附图1页
CN 115425655 A
2022.12.02
CN 115425655 A
1.一种考虑热泵负荷和分布式光伏的配微网协调 调度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构建由配电网和微电网组成的配微网的分解协调模型的目标函数, 所述目标函数用于
最小化电网峰值负荷 及减少电压越限、 储能损耗和光伏出力削减;
构建所述配微网的分解协调模型的约束条件, 所述约束条件包括配电网约束、 微电网
约束和配微网边界耦合约束;
求解所述配微网的分解协调模型, 得到所述配电网和所述微电网中热泵、 光伏和储能
的最优调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目标函数表达式如下:
式中, βDist,1, βDist,2, βDist,3, βDist,4分别为对配电网中的峰值负荷、 电压越限、 储能损耗、
光伏出力削减的惩罚系数; βMG为对微电网中光伏出力削减的惩罚系数; Pi(t)为在第t个时
段配电网节点i处有功功率 的注入量; ΔVi(t)为在第t个时段节点i处的电压幅值调节量;
Pj,ESSd(t)和Pj,ESSc(t)分别为在第t个时段配电网中连接在节点j上的储能的放电功率和充
电功率; ηj,ESSd和ηj,ESSc分别为与节点j相连的储能的放电效率和充电效率;
和
Pj,DG(t)分别为在第t个时段配电网中连接在节点j 上的光伏电站的出力削减惩罚成本和出
力;
和Pg,DG(t)分别为在第t个时段微电网中第 g个光伏电站的出力削减惩罚 成
本和出力; nb为配电网节点的数量, τ为总的时间段,
和
分别为配电网中连接有储能
和光伏电站的节点集合, IM和
分别为微电网的编号集合和第m个微电网中的光伏电站
编号集合;
其中,
式中,
为配电网中连接在节点j上的光伏电站的最大允许出力;
为微电网中第g
个光伏电站的最大允许 出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配电网约束包括:
1)热泵运行约束; 所述热泵运行约束包括建筑热模型约束、 室内温度上下限约束和热
泵运行约束, 具体如下:
建筑热模型约束;
yk(t‑1)=CkTk(t‑1)+Dkuk(t‑1) (3)
权 利 要 求 书 1/6 页
2
CN 115425655 A
2uk(t‑1)=[qk, d(t‑1) qk, TL(t‑1)]T (5)
式中, yk(t)和Tk(t)分别为在第t个时段第k个建筑的室内温度和温度状态变量; Δt表
示调度的时间步长; uk(t)为在第t个时段第k个建筑的输入变量, 包括: 热扰和热负荷; qk, d
(t)为在第t个时段第k个建筑的热扰, qk, TL(t)为在第t个时段第k个等效状态空间建筑热模
型的热负荷; Ak, Bk, Ck, Dk为常数等效状态空间矩阵, 矩阵Ak表示建筑物状态变量之间的关
联, 矩阵Bk表示模型的输入 变量对状态变 量变化的影响, 矩阵Ck表示对输出变量进行观测的
矩阵, 矩阵Dk表示输入变量 直接影响输出变量的程度;
室内温度上 下限约束;
式中,
和
分别为第k个建筑用户偏好室内温度的下限和 上限; Λwork为室内空
气温度约束起作用的时间段, 即热泵工作的时间;
热泵的运行约束;
qk, TL(t)=Pk, TL(t)ηk, TL (7)
Qk, TL(t)=Pk, TL(t)tan δk, TL (8)
式中, ηk, TL为第k个热泵的能效比; Pk, TL(t)和Qk, TL(t)分别为在第t个时段第k个热泵的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tanδk, TL为第k个热泵的功率因数角;
和
分别为第k个热泵有
功功率的下限和上限;
2)潮流模型约束;
∑i: i→j(Pij(t)‑lij(t)Rij)‑Pj(t)=∑k: j→kPjk(t) (10)
∑i: i→j(Qij(t)‑lij(t)Xij)‑Qj(t)=∑k: j→kQjk(t) (11)
式中, Pij(t), Qij(t)分别为在第t个时段流经支 路ij的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lij(t)为在
第t个时段流经支路ij电流幅值的平方; Rij和Xij分别为支路ij的电阻和电抗, Pj(t), Qj(t)
和Vi(t)分别为在第t个时段节点j的净有功 功率注入量、 净 无功功率注入量和电压幅值;
其中,
式中, Pj,L(t)为在第t个时段节点j处除热泵外的不可调控负荷的有功功率; Qj,DG(t)和
Qj,ESS(t)分别为在第t 个时段节点j处光伏电站和储能的无功功率; Qj,TL(t)和Qj,L(t)分别为
节点j处热泵的无功功率和除热泵外的不可调控负荷的无功功率;
和
分
别为在第t个时段配电网在节点j处向第m个微电网传输的有功 功率和无功 功率;
3)配电网安全约束; 所述配电网安全约束包括: 线路容量约束和节点电压约束, 具体如
下:
线路容量约束;权 利 要 求 书 2/6 页
3
CN 115425655 A
3
专利 考虑热泵负荷和分布式光伏的配微网协调调度方法及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0: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