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13542.3
(22)申请日 2022.08.23
(71)申请人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沥滘路
298号
(72)发明人 黎江 马定强 杨景鹏 张鹏
郑文进 胡前 喻明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广州市律帆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44614
专利代理师 王园园
(51)Int.Cl.
G06F 30/13(2020.01)
G06F 30/12(2020.01)
G06F 30/20(2020.01)
G06T 17/2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
析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BIM与疏浚工程领域, 具体的说
是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
方法, 第一步: 建立基槽回淤前后海底地形面, 导
入基槽回淤前水深测量数据, 建立基槽回淤前海
底地形面, 导入基槽回淤后水深测量数据, 建立
基槽回淤后海底地形面; 第二步: 建立基槽回淤
段设计界面, 赋予二维基槽回淤段中心线标高信
息, 建立三维基槽回淤段中心线, 绘制基槽回淤
段的参数化横断面模板, 建立基槽回淤段参数化
横断面模板库; 第三步: 建立基槽回淤厚度三维
色差图; 第四步: 建立三维基槽回淤模型; 第五
步: 三维可视化分析基槽回淤; 通过该方法实现
了可任一纵横断面分析基槽回淤, 平 面与断面分
析实时关联, 操作简单 快捷的功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1页
CN 115270276 A
2022.11.01
CN 115270276 A
1.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S1: 建立基槽回淤前后海底地形面;
S2: 建立基槽回淤段设计界面;
S3: 建立基槽回淤厚度三维色差图;
S4: 建立三维基槽回淤模型;
S5: 三维可视化分析基槽回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S1的步骤具体为:
S11: 导入基槽回淤前 水深测量数据, 建立基槽回淤前海底地形面;
S12: 导入基槽回淤后水深测量数据, 建立基槽回淤后海底地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S2的步骤具体为:
S21: 赋予二维基槽回淤段中心线标高信息, 建立 三维基槽回淤段中心线;
S22: 绘制基槽回淤段的参数化横断面模板, 建立基槽回淤段参数化横断面模板库;
S23: 将基槽回淤段的参数化横断面模板沿三维基槽中心线拉伸, 调整参数化横断面模
板变坡点的空间位置, 生成基槽回淤段设计界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S3的步骤具体为:
S31: 根据基槽回淤分析要求, 二次开发三维色差图工具;
S32: 利用S11、 S12所述的基槽回淤前后海底地形面做差集布尔运算, 生成回淤厚度曲
面;
S33: 根据清淤施工要求, 划分回淤厚度为一定数量的区间, 每个区间设置一个颜色, 生
成带有色块信息的回淤厚度曲面;
S34: 将带有色块信息的回淤厚度曲面贴片到基槽回淤后的海底地形面, 再赋予具体的
回淤厚度数值; 生成基槽回淤厚度三维色差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S4的步骤具体为:
S41: 打开S23所述的基槽回淤段设计界面, 参 考S1所述的基槽回淤前后海底地形面;
S42: 参考S34所述的回淤厚度三维色差图, 建立具备三维可视化分析功能的三维基槽
回淤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S5的步骤具体为:
S51: 利用基槽回淤模型, 从俯视图方向上, 整体定量三维可视化分析基槽回淤, 不同颜
色代表不同的回淤厚度区间, 不同数字代 表基槽该区域的具体回淤厚度;
S52: 利用基槽回淤模型, 任一纵横断面分析基槽回淤;
S53: 以三维基槽回淤模型为基础, 结合回淤分析技术要求, 二次开发回淤计算工具, 输
出基槽任一桩号区间的回淤工程 量。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70276 A
2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BIM与疏浚工程领域, 具体是一种海底沉管 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
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疏浚工程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施工后, 由于晾槽过程中的潮 流、 降雨等自然因素及
周边海域工程施工等影响, 会造成晾槽后的水下地形面标高大于施工验收后的水下地形面
标高, 水下地形面标高达不到设计标准, 产生回淤工程量, 现在在 对回淤工程量进 行计算时
多采用断面法。
[0003]断面法适用于道路、 河堤、 航道疏浚、 基槽开挖等狭长带状线性工程的土方量计
算; 该方法将场地划分为若干平行的横截面, 假定相 邻断面之 间均匀变化, 计算每相 邻断面
间土方量, 各断面间土方量之和为总土方量, 本质上是一种简化模型; 断面法分析基槽回淤
的过程主要为导入基槽某一施工区域回淤前后的两期水深测 量数据和已绘制的横断面测
线, 回淤前后两期水深测量数据的标高差值即为回淤厚度, 不同范围的回淤厚度设置不同
的颜色, 形成基槽回淤 厚度二维色差图, 再以数字形式将标高差值标注在二 维色差图上, 根
据基槽回淤 厚度二维色差图的分布形态、 对比标高差值与回淤厚度允许值整体分析基槽回
淤; 利用回淤横断面图观察回淤后海底地形面的变化情况, 局部分析基槽某一桩号处基槽
回淤; 利用回淤前后水深测量数据计算输出基槽回淤工程量。 综合上述平面分析、 断面分
析、 回淤工程 量等结果, 分析基槽回淤, 为清淤施工提供重要量 化依据。
[0004]断面法分析回淤步骤清 晰直观, 中间过程资料完整性好, 利用回淤厚度二维色差
图和回淤横断面图可全面分析基槽回淤, 但 回淤厚度二维色差图只能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回淤横断面图只能分析横断面测线对应桩号处的横断面回淤; 若要分析回淤区域横断面测
线以外某一桩号处横断面上 的回淤情况, 则需重新绘制该桩号处的横断面测线, 重新导入
回淤前后两期水深测 量数据, 生成该桩号处的回淤横断面, 所以采用断面法分析基槽回淤
时, 存在平面与断面分析独立, 无法实时关联; 操作过程复杂; 可视化效果差等问题; 因此,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 三维可视化分析 方法。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断面法分析基槽回淤时, 存在平面与断面分析独立, 无
法实时关联; 操作过程复杂; 可视化效果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
三维可视化分析 方法。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
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 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 建立基槽回淤前后海底地形面;
[0008]S2: 建立基槽回淤段设计界面;
[0009]S3: 建立基槽回淤厚度三维色差图;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15270276 A
3
专利 一种海底沉管隧道基槽回淤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0:0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