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021593.0 (22)申请日 2022.08.24 (71)申请人 蓝城乐居建 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 310008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钱江路 639号17层1949室 (72)发明人 钱杰 杜江萍 裘阳璐 刘鑫鑫  周舒颖  (74)专利代理 机构 杭州航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98 专利代理师 王乔峰 (51)Int.Cl. B66C 23/36(2006.01) B66C 13/16(2006.01) G06T 17/00(2006.01) G06F 30/20(2020.01)G06F 30/17(2020.01) G06F 111/20(2020.01) (54)发明名称 基于装配式建 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 高空施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设计建立装 配式建筑的等比例整体三维模型, 标注出各装配 模块位置,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扫描建筑搭建 地点的平面坐标, 并将三维模型与平面坐标匹 配, 建立施工模型; 吊车移动至搭建区域外侧, 并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扫描吊车位置, 在施工模 型内显示吊车坐标, 根据吊车坐标和建筑模块的 安装位置确定吊车的旋臂升高长度、 举升角度以 及起吊后吊绳的下放长度数据; 根据计算所得的 数据参数运行吊车, 将建筑模块精确吊运到安装 位置, 进行安装施工,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扫 描安装后的建筑模块参数位置, 然后与施工模型 对比, 确定安装精度在预设阀值之内。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CN 115432598 A 2022.12.06 CN 115432598 A 1.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S1、 根据设计建立装配 式建筑的等比例整体三维模型, 并标注出各装配模块位置, 实际 建筑模块与标注位置设立同一编号, 并且通过三 维激光扫描设备扫描建筑搭建地点的平面 坐标, 并将三维模型与平面 坐标匹配, 建立施工模型; S2、 吊车移动至搭建区域外侧, 并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扫描吊车位置, 在施工模型内 显示吊车坐标, 根据吊车坐标和建筑模块的安装位置确定吊车的旋臂升高长度、 举升角度 以及起吊后吊绳的下放长度数据; S3、 根据步骤S2计算所得的数据参数运行吊车, 将建筑模块精确吊运到安装位置, 进行 安装施工, 通过三 维激光扫描设备扫描安装后的建筑模块参数位置, 然后与 施工模型对比, 确定安装精度在预设阀值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 车包括车体(1), 所述车体(1)上安装有液压伸缩臂(2), 所述液压伸缩臂(2)远离车体(1)的 一端安装有导向座(3), 所述导向座(3)内滑动贯穿有吊绳(4), 所述吊绳(4)的端面固定安 装有吊钩(5), 所述吊钩(5)上安装有吊装架(6), 所述吊装架(6)内活动卡接有建筑模板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 压伸缩臂(2)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车体(1)上, 且 车体(1)上转动连接液压顶杆的一端, 所述液 压顶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液压伸缩臂(2)的底部, 所述车体(1)靠近液压伸缩臂(2)的一端 安装有卷盘, 所述吊绳(4)远离吊钩(5)的一端连接卷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 向座(3)包括固定框(31), 所述固定框(31)固定安装在液压伸缩臂(2)远离车体(1)的一端 端面, 所述固定框(31)内转动安装有两个导向轮(32), 所述导向轮(32)间活动贯穿有吊绳 (4), 所述吊绳(4)的两侧开有限位沟(34), 所述导向轮(32)的圆周外壁中部一体成型设有 限位环(3 3), 所述限位环(3 3)卡接限位沟(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 定框(31)为U型结构且开口向下, 所述吊绳(44)为钢丝编织形成的扁平结构, 所述限位环 (33)和限位沟(34)的横截面均为半圆状结构, 所述固定框(31)的内腔宽度、 导向轮(32)的 厚度和吊绳(4 4)的宽度均相等。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 装架(6)包括中心杆(61), 所述中心杆(61)的顶 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吊杆(62)的一端, 所述吊 杆(6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挂环(63)的外壁, 所述挂环(63)活动卡接在吊钩(5)上, 所述中 心杆(61)的两端内腔均滑动卡接有滑板(64)的一端, 所述滑板(64)的另一端滑动卡接有托 板(65), 所述滑板(64)上开有多个调节孔(66), 所述中心杆(61)和托板(65)上均套接有多 个调节螺栓(67), 所述调节螺栓(67)螺纹连接调节孔(66), 所述中心杆(61)和托板(65)的 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多个固定环(68), 所述固定环(68)间绑接有绑绳(6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 心杆(61)、 滑板(64)、 托板(65)和吊杆(62)均沿挂环(63)的轴线对称分布, 所述滑板(64)和 托板(65)均为L型结构, 多个所述调节孔(6 6)均匀分布在滑板(64)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 钩(5)与固定框(31)的外壁上设有相匹配的距离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 所述固定框(31)的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15432598 A 2外壁与液压伸缩臂(2)靠近车体(1)的一端外壁间设有相配合的距离传感器, 所述液压伸缩 臂(2)与车体(1)间设有角度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装配 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 中, 确定吊车的旋臂升高长度、 举升角度以及起吊后吊绳的下放长度数据 的方法为: 车体 (1)正对建筑模板安装面, 根据车体(1)的坐标位置确 定液压伸缩臂(2)底部到建筑安装面 的水平距离L, 根据车体(1)的坐标以及建筑模板在施工模型内的坐标, 等比例放大至实际 长度, 确定建筑模 板的安装高度h1, 确定导向座(3)到建筑顶部的安全高度h2, 所述安全高度 h2也为吊绳(4)从导向座(3)的下放长度, 则导向座(3)的实际高度确定为H=h1+h2, 则根据L 和H的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 从而确定处液压伸缩臂(2)与车体(1)的夹角 θ, 以及 液压伸缩臂(2)的伸长 长度l。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 S3中, 吊车根据计算数据将建筑模板吊运到安装位置时, 实时反馈液压伸缩臂(2)的伸长长 度、 吊绳(4)的下放长度, 以及液压伸缩臂(2)的升高角度, 当实际值达到计算值时停止液压 伸缩臂(2)的伸缩和升降, 并停止吊绳(4)的收放, 此时通过吊钩(5)与固定框(3)间的角度 传感器确定吊绳(4)的摆动角度, 当摆动角度小于阀值后确定 建筑模板稳定, 从而便于将吊 装架(6)靠近施工位置的绑绳(69)拆下, 将吊装模板安装, 安装后, 三维激光扫描设备扫描 安装后的建筑模板上 的测量点点云数据, 并将点云数据转化为信息模型, 将信息模型与施 工模型进 行对比得到安装偏 差值, 确定偏差值在准确度范围之内, 否则需要进 行安装调整, 直至偏差值满足标准。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15432598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塔吊智能高空施工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0:0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