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5.020 B 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817—2015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香蕉枯萎病 Technical regulation on monitoring of the tropical plant pests- Bananawilt disease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10-09发布 201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 281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俊生、王国芬、张欣、杨腊英、王福祥、李潇楠、任小平、汪军。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 NY/T 2817—2015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香蕉枯萎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orysporumf.sp.cubense(E.F.Smith)Sny deretHansen],1号和4号小种引起的香蕉枯萎病监测区划分、假植苗圃监测、发生区监测、未发生区 监测、疫情诊断及监测结果上报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香蕉产区香蕉镰刀菌枯菱病的调查和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807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诊断及疫情处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监测monmitoring 长期固定连续不断的监督测试工作,具体表现为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而摸清某种有害生物的发生 区域、发生时期即发生数量等。 3. 2 监测区monitoringregion 开展监测的行政区域内,所有的香蕉种植区即为监测区。 3.3 香蕉假植杯苗banana temporary plantlet planted in culture cup 假植于装有营养土塑料杯中的香蕉苗。 3. 4 五点取样法five-spot-samplingmethoi 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 的取样方法。 4香蕉枯萎病发生区与未发生区划分 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发生区与未发生区划分的基本单位。县级行政区域内有香蕉枯萎病发生,无 论发生面积大或小,该区域即为枯萎病发生区。 5发生区监测 5.1监测工具 GPS定位仪、标签、砍刀、锄头、铁、剪刀、样品袋、记录笔、一次性手套和鞋套等。 5.2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为香蕉假植杯苗育苗期、出圃期、定植后的营养生长中后期和果实抽蕾期,每个时期各调 1 NY/T 2817—2015 查1次。 5.3监测区 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1个监测区。 5.4监测点 在监测区内,以种植香蕉的乡镇作为1个监测点,无论该乡镇是否有枯萎病发生。 5.5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枯萎病的发生面积及病株率。 5.6监测与计算方法 5.6.1监测方法 5.6.1.1调查 由各市(区)、县农业局(农委)组织当地植保植检人员会同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向香蕉种植区蕉农 询问当地香蕉种植、病虫害发生情况、蕉苗来源、蕉苗圃及蕉苗集散地情况,了解香蕉植株是否有香蕉枯 萎病症状出现,做好访问调查记录,分析是否存在香蕉枯萎病可疑发生区。对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可 疑地点进行重点目测观察。 5.6.1.2工具处理 每监测一个点需更换鞋套,使用过的剪刀、砍刀、锄头和铁等工具在使用前后应消毒处理。 5.6.2计算方法 5.6.2.1发病面积 对具有明显发病中心的地块,持GPS定位仪沿最外围病株向外延伸20m走完一个闭合轨迹,将 GPS定位仪计算出的面积作为其发病面积;对点状发生无明显发病中心的地块,通过咨询蕉农,获取该 地的种植面积,根据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测量发病面积;对零星发病地块,可将整个种植面积地定为发 病面积。调查结果按表B.1的格式记录。 5.6.2.2监测点面积发生率 监测点面积发生率的计算:根据实际测量的发病面积和监测点总面积计算面积发生率,按式(1)计 算。 ×100 ti 式中: S一一监测点面积发生率,单位为百分率(%); t一一监测点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将计算结果记录到表B.1中。 5.6.2.3监测区面积发生率 监测区面积发生率的计算:根据各监测点实际测量的发病面积和监测区总面积计算面积发生率,按 式(2)计算。 S2 X 100 (2) t2 式中: S2一一监测区面积发生率,单位为百分率(%); 一监测点的发病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2 NY/T 2817—2015 查1次。 5.3监测区 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1个监测区。 5.4监测点 在监测区内,以种植香蕉的乡镇作为1个监测点,无论该乡镇是否有枯萎病发生。 5.5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枯萎病的发生面积及病株率。 5.6监测与计算方法 5.6.1监测方法 5.6.1.1调查 由各市(区)、县农业局(农委)组织当地植保植检人员会同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向香蕉种植区蕉农 询问当地香蕉种植、病虫害发生情况、蕉苗来源、蕉苗圃及蕉苗集散地情况,了解香蕉植株是否有香蕉枯 萎病症状出现,做好访问调查记录,分析是否存在香蕉枯萎病可疑发生区。对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可 疑地点进行重点目测观察。 5.6.1.2工具处理 每监测一个点需更换鞋套,使用过的剪刀、砍刀、锄头和铁等工具在使用前后应消毒处理。 5.6.2计算方法 5.6.2.1发病面积 对具有明显发病中心的地块,持GPS定位仪沿最外围病株向外延伸20m走完一个闭合轨迹,将 GPS定位仪计算出的面积作为其发病面积;对点状发生无明显发病中心的地块,通过咨询蕉农,获取该 地的种植面积,根据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测量发病面积;对零星发病地块,可将整个种植面积地定为发 病面积。调查结果按表B.1的格式记录。 5.6.2.2监测点面积发生率 监测点面积发生率的计算:根据实际测量的发病面积和监测点总面积计算面积发生率,按式(1)计 算。 ×100 ti 式中: S一一监测点面积发生率,单位为百分率(%); t一一监测点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将计算结果记录到表B.1中。 5.6.2.3监测区面积发生率 监测区面积发生率的计算:根据各监测点实际测量的发病面积和监测区总面积计算面积发生率,按 式(2)计算。 S2 X 100 (2) t2 式中: S2一一监测区面积发生率,单位为百分率(%); 一监测点的发病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2 NY/T 2817—2015 在全面目测香蕉种苗圃的基础上,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繁育场每一批次香蕉假植苗的假植杯土壤进 行抽样,根据苗圃的规模,以1万株作为一个样本点,每个样本点的土壤由5个采样点混合均匀,每一个 采样点取3个~5个杯中的土样100g,一个样本点共500g。每个土样应该用纸质材料包装并封口 标记。 7.2样本检测 对抽取的假植苗样本先进行目测,对出现黄叶、萎焉的植株球茎和假茎进行纵横切,观察球茎和假 茎的症状。对土壤样本和不能确定病害的植株,应送省级以上植物检疫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病害的检 测和鉴定。调查结果填人表C.1。 8疫情诊断 8.1现场诊断 按照附录A及NY/T1807进行现场鉴定。 8.2室内鉴定 现场不能诊断,难以下结论的,取样带回实验室,按照NY/T1807进行鉴定,自行鉴定结果不确定 或仍不能做出鉴定的,送具有资质的检疫机构或其委托的科研教学单位鉴定,送检时应填写表D.1,并 附上田间症状照片。 9样本采集、处理和保存 9.1采集 对疑似病株应选取症状典型且中等发病程度的植株,取样部位包括蕉头病健组织(8cmX8cm)、根 1.2m以下具有典型症状的假茎(长20cm);对发现疑似病株的假植杯苗应取包括培植土壤的整个植 株。在同一田块或苗圃内同一批次,具有相同或相似症状植株所取的组织作为1个样品,所取样品采用 纸质材料包裹。 9.2处理 在样本的采集、运输、制作等过程中,植物活体部分均不可遗撒或随意丢弃,应统一烧毁或灭菌处 理;在运输中应特别注意包装完整 9.3保存 采集的样本除送检后,应妥善保存于县级以上的监测负责部门,以备复核。重复的或无需保存的样 本应集中灭活后进行销毁,不得随意丢弃。 10监测结果上报与数据保存 香蕉枯萎病发生区的监测结果,应于监测结束后或送交鉴定的样本鉴定结果返回后及时汇总上报 未发生区发现枯萎病后,应立即将初步结果上报当地植物检疫机构,包括监测人、监测日期、监测地 点、监测面积、发病地块和发生面积等信息,并在详细说明调查情况后及时上报完整的监测报告。 监测中所有的原始数据、记录表、照片等均应进行整理后妥善保存于县级以上的监测部门,以备 复核。 4 NY/T2817—2015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香蕉枯萎病的病原及其症状特征 A.1病原 病害英文名:Bananavasclarwilt;Panama diseaseofbanana;Bananafusariumwilt。 病害名:香蕉枯萎病;香蕉镰刀菌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黄叶病。 病原拉丁名:Fusariumorysporumf.sp.cubenseSnyder&Hansen。 病原菌学名: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A.1.1病原分类地位 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纲(Hyphomyce

pdf文档 NY-T 2817-2015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香蕉枯萎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817-2015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香蕉枯萎病 第 1 页 NY-T 2817-2015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香蕉枯萎病 第 2 页 NY-T 2817-2015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香蕉枯萎病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5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