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7.080.10 B 31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924—201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Descriptors for plum germplasm resource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0-26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2924—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果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硕、刘威生、熊兴平、刘宁、江用文、章秋平、徐铭、张玉萍、刘有春、张玉君、马 小雪、徐凌、才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2924—201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李属李亚属(PrunusSubgenus.PrunusMill.)种质资源的描述内容和描述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李种质资源的描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 GB/T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 称代码 GB/T226 NY/T 08 质资源 定技术规程 李 NY/T 2027 ISO3166 国际味 化国家代码 描述内 URAL 容 描述内容 李种质资源描述内容 表 描述类别 述内 全国统一编号、引种号采集号种质名 种质 文名、科名 名名 原 产国、原产省、原产 基本信息 立、育成年 选育方 像、观测地点 皮孔大小 密度吐面状 片颜色、叶脊部茸 植物学特 十缘裂刻深线、品 度 宽度、叶形指数、叶 病腺形 叶柄腺 色花尊颜色 每芽花 染色体数目 数 成枝力 节间风 长 支长度 一年生枝直径 枝比例、花束状果枝比 生物学特性 果枝比 例 花芹和叶节 花期、盛花期、落花期、展 期、果实 、落叶期、 营养生长期、需冷量 委化程度 始果年龄、先全 V3 率、自花坐果率、生理落果程度、采前落果程度、丰产性、单 自 产量性状 果 果实整齐度果形、果实对称性、果项形状 状、果尖有无、缝合线深浅、梗洼深度、梗洼广狭程度、果 梗长度、果粉厚度、果皮底色、果皮盖色、果面卷色程度果点大小、果点密度、果实纵径、果实横径、 果实性状 果实侧径、硬度、果皮剥离难易、果肉颜色、小汁液、果肉质地、纤维、风味、涩味、香气、异味、鲜食 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裂果率、低温耐储性、核黏离性、核鲜重、 核形、核面光滑度、用途 抗性性状 抗寒性、细菌性穿孔病、流胶病抗性、褐腐病抗性、小囊虫抗性、红颈天牛抗性 4 描述方法 4.1基本信息 4.1.1全国统一编号 种质的唯一标志号,李种质资源的全国统一编号由“LC”加5位顺序号组成。按照农作物种质资源 管理办法执行。 NY/T2924—2016 4.1.2引种号 李种质从国外引入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加4位顺序号”顺次连续组合而成,“年份”为4位数, “4位顺序号”每年分别编号,每份引进种质具有唯一的引种号。 4.1.3采集号 李种质在国内野外收集或采集时赋予的编号,由“年份”和“4位顺序号”顺次连续组合而成。“年 份”为4位数,“4位顺序号”每年分别编号。 4.1.4种质名称 李种质的中文名称。国内种质的原始名称,如果有多个名称,可以放在括号内,用逗号分隔。国外 引进种质如果没有中文译名,可以直接用种质的外文名。 4.1.5种质外文名 国外引进种质的外文名或国内种质的汉语拼音名。国内种质中文名称为3字(含3字)以下的,所 有汉字拼音连续组合在一起,首字母大写;中文名称为4字(含4字)以上的,以词组为单位,首字母 大写。 4.1.6科名 李属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用拉丁名加英文括号内的中文名组成。 4.1.7属名 李种质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属名。按照植物学分类,李为李属(PrunusL.) 4.1.8学名 李种质资源在植物分类学上的学名。如中国李的学名为PrunussalicinaLindl. 4.1.9原产国 李种质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国家和地区名称按照GB/T2659和ISO3166 的规定执行,如该国家已不存在,应在原国家名称前加“原”,如“原苏联”。国际组织名称用该组织的正 式英文缩写。 4.1.10原产省 级行政区的名称。 4.1.11原产地 国内李种质的原产县、乡、村名称,县名按照GB/T2260的规定执行。 4.1.12海拔 李种质原产地的海拔高度,单位为米(m),精确到1m。 4.1.13经度 李种质原产地的经度,单位为度()和分(')。格式为"DDDFF”,其中DDD"为度,“FF”为分。东经 为正值,西经为负值。 4.1.14纬度 李种质原产地的纬度,单位为度(°)和分(")。格式为"DDFF”,其中"DD"为度,FF"为分。北纬为 正值,南纬为负值。 4.1.15来源地 李种质引人时的来源国家、省、县、地区名称或国际机构名称。 4.1.16系谱 李选育品种(系)的亲缘关系。 4.1.17选育单位 2 NY/T 2924—2016 选育品种(系)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单位名称应写全称。 4.1.18育成年份 品种(系)培育成功的年份,通常为通过审定或正式发表的年份。 4.1.19选育方法 1.人工杂交;2.实生选育;3.芽变;4其他。 4.1.20种质类型 李树种质资源的类型分为:1.野生资源;2.地方品种;3.选育品种;4.品系;5.其他。 4.1.21图像 李种质的图像文件名。文件名由该种质全国统一编号、连字符“一”和图像序号组成。图像格式 为.jpg。如有多个图像文件,图像文件名用分号分隔。 4.1.22观测地点 种质植物资源的观测地点,记录到省和县名。 4.2植物学特征 4.2.1树姿 未整形时植株自然分枝习性,分为:1.直立;2.半开张;3.开张;4.下垂。 4.2.2一年生枝颜色 树冠外围一年生枝条中部向阳面的表皮颜色,分为:1.绿;2.黄褐;3.红褐;4.褐;5.紫红。 4.2.3一年生枝着生状态 树冠外围枝条生长的倾斜程度,分为:1.直立;2.斜生;3.下垂。 4.2.4皮孔大小 树冠外围一年生枝条中部皮孔的大小,分为:1.小;2.中;3.大。 4.2.5皮孔密度 树冠外围一年生枝条中部单位面积皮孔的疏密程度,分为:1.稀;2.中;3.密。 4.2.6叶面状态 树冠外围中部着生的完整的成熟叶片(见图1),分为:1.平展;2.卷曲;3.皱缩。 3 图1叶面状态 4.2.7叶片颜色 4.2.8叶脊部茸毛 树冠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脊部是否着生茸毛,分为:0.无;1.少;2.中;3.多。 4.2.9叶形 树冠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的形状。参照图2确定叶形,分为:1.披针形;2.倒披针形;3.狭椭圆 形;4.椭圆形;5.卵形;6.倒卵形。 3 NY/T2924—2016 图2叶 形 4.2.10叶尖 树冠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尖 尖;4. 短突尖;5.长突尖。 4.2.11叶尖长短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 叶片上半部位 边缘 见图 自锯齿: S 4.2.13叶缘裂刻深 叶片上半部位边缘 4.2.14叶基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基部的形状 狭楔形:2.楔 2:3 2 图4叶 4.2.15叶片长度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的长度。从叶基切线至叶尖基部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单位为厘米 (cm)。 4. 2. 16 叶片宽度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最宽处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单位为厘米(cm)。 4 NY/T2924—2016 图2叶 形 4.2.10叶尖 树冠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尖 尖;4. 短突尖;5.长突尖。 4.2.11叶尖长短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 叶片上半部位 边缘 见图 自锯齿: S 4.2.13叶缘裂刻深 叶片上半部位边缘 4.2.14叶基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基部的形状 狭楔形:2.楔 2:3 2 图4叶 4.2.15叶片长度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的长度。从叶基切线至叶尖基部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单位为厘米 (cm)。 4. 2. 16 叶片宽度 外围新梢中部成熟叶片最宽处的长度,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单位为厘米(cm)。 4

pdf文档 NY-T 2924-201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924-201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第 1 页 NY-T 2924-201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第 2 页 NY-T 2924-2016 李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