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标准网
ICS 65.020 B 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2952—2016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to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0-26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NY/T2952—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有关规定和棉花品种黄萎病抗 性鉴定需要制定。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石 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石桥、冯自力、郭利磊、朱荷琴、李志芳、冯鸿杰、谷铁城、林玲、赵建军、赵丽 红、师勇强、杨付新、许乃银、赵淑琴、曲辉英、霍晓妮、简桂良、王瑞清、钟文、刘桂珍、宋锦花、高增尚、陈 蔡隽、刘金山。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NY/T2952—2016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黄萎病(病原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抗性的鉴定技术方法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7.1经济作物种子第1部分:纤维类 NY/T1302农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棉花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病株率rateof infectedplant 发病植株数占全部调查植株数的百分率,记作RI。 3. 2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发病植株的总病级数与全部调查植株的理论最高总病级数的比较相对数,记作DI。 3.3 病情指数校正系数 放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disease index 标准病情指数(50.0)与当次鉴定感病对照品种病情指数的比值,记作K。 3. 4 相对病情指数 relative disease index 病情指数与病情指数校正系数的乘积,记作RDI。 4鉴定设备和条件 4.1病原菌培养 恒温摇床、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冰箱、铝锅、电炉、培养皿、试管、剪子、镊子、广口 瓶、酒精灯等。 4.2鉴定病圃 人工黄萎病圃应建立在能代表品种推广应用区域土壤气候条件、有利于黄娄病发生的地区;黄萎病 发病期间土壤湿度保持在60%~80%;正常年份感病对照的病情指数能达到50.0;病圃地势平坦,排灌 方便,周围无房屋、树木等荫蔽和具有隔离设施。 5前期准备 5.1病原菌的选择与培养 5.1.1病原菌选择 1 NY/T2952—2016 根据所鉴定品种推广应用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优势菌系。 5.1.2病原菌培养 在超净台上,将分离纯化的棉花黄萎病菌(参见附录A),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平板上的菌落 边缘挑取2mm²的新鲜菌块,接种到查比克液体培养基(NaNO,2.00g,KzHPO,1.00g,KCl0.50g, MgSO4·7HzO0.50g,FeSO,0.01g,蔗糖30.00g.用水定容至1000mL)中,置于25℃下,150r/min, 黑暗培养6d备用。制作玉米沙粒培养基,具体为将沙子和玉米糁按质量比1:1混匀,加人质量比 12%的水,取300g装入1000mL的克氏瓶,0.1MPa,高压湿热灭菌30min,冷却到室温备用。吸取上 述液体培养的棉花黄萎病菌菌液15mL转接至 粒培养基的克氏瓶中,随后放入到25℃培养 箱中静置培养7d。待黄萎病菌的菌丝布满后,将培养物掏出,自然条件下风干备用。 5.2病圃建立 建造一定规格的水泥池 年(10年以上)未种植棉 花的土壤。按45g/m²的接种量( 好的菌种均匀地撒人 手种植感病 发病程度。如果发病不均匀或发病 感病对照品种, 与程度符 艺品种黄 鉴定试验。 直至感病对照品种 m 5.3病圃维护 季禁止种植其他作物: 每年试验结束 对照的发病程度达不到要求 第二年应停止试验·接 人适量的菌种,并种植感病对 合要求后方可继续进行棉花品种黄奏病抗性鉴定试 品种发病均匀及发疗 病程度行 R R 5.4对照品种选择 个感病 个抗病对照。感病对照品种要求高度感病 鉴定时,选用 照和 情指数能达到 甲感病 内品种 病情指数在 20.0以下,且抗病 盛对照白 种在无 上海用 次繁殖,供5 6鉴定程序 R 6.1试验材料的处 理 率应符合GB44071的要 鉴定的棉花材料 6.2试验材料的种植 鉴定材料按棉花正常的播种时间播利 行长不少 m、株数不少于50株 6.3田间管理 播种后进行精心管理,确保一播全苗,应注意苗期病害及全生育期虫害的防治;保持田间的适宜湿 施均匀一致,应符合NY/T1302的要求。 6.4病情的调查记载 棉花播种出苗后,实时监测感病对照的发病情况,当感病对照病情指数高于35.0时,进行第一次全 面调查,以后每10d左右调查一次。至8月下旬或末次发病高峰,整个生育期调查次数不少于2次。感 病对照病情指数低于35.0或高于65.0时,鉴定无效。 在病情调查记载中(见附录B)采用5级法表述病情: 0级棉株健康,无病叶,生长正常。 1级 棉株1/3以下叶片表现病状。 2级 棉株1/3以上,2/3以下叶片表现病状 2 NY/T2952—2016 3级 棉株2/3以上叶片表现病状,未枯死。 4级 棉株枯死。 结果的计算 7 7. 1 病株率 病株率(RI)按式(1)计算。 式中: RI- 病株率,单位为百分率(% 发病株数 单位为株 n; 总株数 单位为 n, 计算结果保用 1位 7.2 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 (DI (2) 式中 DI 病情指数 d. 级 各病级 病株数,单位为枕 ne 总株数 nt 计算结果保留 CE 7.3相对病情指数 感病对照 品种病情指数在35 65.0时 的扭 校正系数 按 500 DIK (3) 式中: K 校正系数; 50.0 感病对照标准病情指类 DIck 对照病情 本次鉴定 相对病情指数(RDI)。按式(4)计算。 RDI-DV (4) 式中: RDI 相对病情指数; DI 被鉴定品种病情指数。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8 黄萎病抗性评价 8.1 相对病情指数均值 棉花黄萎病为全生育期病害,应采用多次结果的平均值,将整个生育期多次(不少于2次)调查结果 的相对病情指数算术平均值,作为供试品种的最终相对病情指数 3 NY/T2952—2016 相对病情指数均值(ARDI)按式(5)计算。 RDI ARDI 77 式中: ARDI 相对病情指数均值; RDI 第i次相对病情指数; 整个生育期计算相对病情指数的次数。 n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8.2抗性鉴定结论 根据被鉴定品种的相对病情指数均值(ARDI)的大小评定品种的抗性级别,并填写鉴定结果报告 表(见附录C),抗性级别的划分标准见表1。 表1棉花品种抗性级别的划分标准 级别 抗性类型 英文缩写 相对病情指数均值(ARDI) 1 免疫 I ARDI=0 2 高抗 HR 0<ARD10.0 抗病 R 10.0<ARD20.0 3 耐病 20.0<ARD35.0 4 5 感病 S ARDI>35.0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2952—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棉花黄萎病病原及症状 A.1病原菌的分类地位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Kleb.)属真菌界(Fungi),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丝孢 纲(Hyphomycetes),丝孢目(Hyphomycetales),淡色孢科(Moniliaceae),轮枝菌属(Verticillium),大丽 轮枝菌(V.dahliaeKleb.)。 A.2培养特性和孢子形态 初生菌丝体无色,后变橄榄褐色,有分隔,直径2μm~4μm。菌丝体常呈膨胀状,可单根或数根菌 丝芽殖为微菌核。 分生孢子呈椭圆形,单细胞,大小为(4.0~11.0)μmX(1.7~4.2)μm,由分生孢子梗上的瓶梗末 端逐个割裂。空气干燥时,孢子在瓶梗末端聚集成堆;空气湿润时,则形成孢子球。显微镜下制片观察 时,孢子即散开,只留下梗端新生出的单个孢子。 分生孢子梗常由2个~4个轮生瓶梗及上部的顶枝构成,基部略膨大、透明,每轮层有瓶梗1根~7 根,通常有3根~5根,瓶梗长度为13μm~18μm,轮层间的距离为30μm~38μm,4层的为250μm~ 300μm A.3症状 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自然条件下幼苗发病少或很少出现症状。一般在3片~5片真叶期开始显 症,棉花现蕾后大量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叶缘和叶脉间出现浅黄色斑块,后逐渐扩展,叶色失绿变 浅,主脉及其四周仍保持绿色,病叶出现掌状斑驳,叶肉变厚,叶缘向下卷曲,一些植株叶片由下而上逐 渐脱落。纵剖病茎木质部产生浅褐色条纹。夏季暴雨后出现急性萎焉症状,棉株叶片突然萎垂,大量 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脱落。

pdf文档 NY-T 2952-2016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2952-2016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1 页 NY-T 2952-2016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2 页 NY-T 2952-2016 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4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