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B 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005—2016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pest of tropical crop- Cassavabacterial blight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6-11-01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T3005—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农垦局提出。 本标准由农业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贵修、刘先宝、李超萍、时涛、蔡吉苗、李博勋、陈奕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NY/T3005—2016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生在木薯(ManihotesculentaCrantz)上细菌性枯萎病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网 点建设与管理、症状识别与病情统计、监测方法及监测数据保存 本标准适用于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的调查和监测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2. 1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cte blight 由地毯草黄单胞杆 致 变种Xanthomonasa mihotis(Bondar)Vau- terinetal侵染引起 的太善 菌性 性疫疗 木薯细 2. 2 监测 ring monito 通过一定 的 菜种 发生时 文量 2. 3 立地条件 site-cond 影响植物生 发育 境寸 2. 4 种植单位 以木薯作 植对象 的试 监测网点建设 管理 3.1监测网点建设 原 3.1.1监测范围覆 国木薯 3.1.2监测点所处位置 地环境 种 3. 1.3 以大田木薯植株作 训对象,监测品 南植19 南205等细菌性枯萎病感病 品种。 3.1.4利用木薯有害生物监测点及监测网络资源 3.2监测点要求 3.2.1固定监测点 在代表性木薯种植区内,根据种植单位的立地条件、监测品种、木薯细菌性枯萎病发生史和种植规 模等环境条件选择固定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面积为0.67hm²~1hm。 3.2.2随机监测点 在固定监测点所属木薯种植单位,根据立地条件和监测品种随机抽取2个木薯种植区域作为随机 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面积为0.33hm~0.67hm。 3.2.3监测点任务与维护 1 NY/T3005—2016 每个监测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2名,负责监测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定期逐级上报。若固定监测点内 的木薯园改种其他作物,及时设置新的固定监测点。 4症状识别与病情统计 4.1症状识别与病情分级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田间症状识别参见附录A,病情分级标准见表1。 表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情分级标准 级别 病情描述 0 叶面无病斑 叶片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或凋萎)面积古叶面积的<1/16 1 3 1/16<病斑(或凋萎)面积占叶面积≤1/8 5 1/8<病斑(或凋萎)面积占叶面积≤1/4 7 1/4<病斑(或调萎)面积占叶面积<1/2 9 病斑(或调菱)面积占叶面积>1/2 4.2发病率 发病率(R)用式(1)计算。 P R= (1) P 式中: R 发病率,单位为百分率(%); 发病株数,单位为株; P 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 4.3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DI)用式(2)计算。 E(TX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 DI = X 100 (2) SX9 式中: T 各病级叶片数 R 相应病级级值; S 调查的总叶片数;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5监测方法 5.1固定监测点监测 5.1.1 监测频次与内容 木薯种植后整个生育期均进行观察。植后至每年5月,每月观察1次;6月至收获期每10d观察1 次。发生台风雨后,调整监测频次为每5d观察1次,连续观察3次。内容包括木薯生育期、病情及气 象数据的收集。 5.1.2监测方法 病情信息数据收集按5点取样法进行,每点选3株,确定15株观察植株,逐一编号。每个植株按 上、中、下各选择5张叶片,共15张,用肉眼观察细菌性枯萎病的发生情况,估算病斑(或调萎)面积占叶 片面积的比值,统计发病率、平均病情指数和落叶情况。原始数据按表B.1~表B.3填写。 2 NY/T3005—2016 5.2 2随机监测点监测 5.2.1监测频次与内容 木薯种植后整个生育期均进行观察,每月观察1次。观察内容包括木薯生育期、病害程度及气象数 据的收集。原始数据按表B.1~表B.3填写。 5.2.2监测方法 方法同5.1.2。 5.3普查 5.3.1普查频次与内容 以监测点以外的木薯种植区作为对象,每个调查点面积为0.67hm²~1hm²,在木薯苗期和生长中 后期分别调查1次;内容包括发病率、病情指数、落叶情况、发生面积、品种、木薯生育期、施用药剂、剂量 及时间和立地条件。原始数据按表B.4和表B.5填写。 5.3.2普查方法 方法同5.1.2。 9 监测数据保存 监测信息数据做好保存,保存期10年以上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3 NY/T3005—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田间症状识别 细菌性枯萎病在木薯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原菌主要危害木薯的叶片和茎杆,首先危害完全展 开的叶片,然后逐渐扩散。叶片受侵染后,最初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的角形病斑,随后扩大或汇合。天气 干燥时病斑不再扩展,变为褐色或黄褐色,条件适宜时,病斑可进一步水渍状扩展[图A.la)、b)、c)]。 湿度很大时.病斑迅速大面积扩展,形成深灰色水渍状腐烂[图A.1d)]。湿度适宜时,受害叶片常调萎、 干枯脱落[图A.1e)]。嫩枝、嫩茎和叶柄发病时出现水渍状病斑,病部凹陷并变为褐色,后期变成梭形 或开裂状,其周围着生的叶片出现调萎,严重时顶端回枯[图A.1f)]。染病的茎杆和根系的维管束出现 干腐、坏死。严重时嫩梢枯萎,叶片大量脱落,甚至全株死亡。雨季或田间湿度大时叶片和茎杆上的病 斑易出现黄色至黄褐色的菌脓。 b) a 服务平台 (a f) 图A.1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田间症状 NY/T3005—2016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情登记表 B. 1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情监测记录表 见表B.1。 表 B. 1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情监测记录表 省份: 监测点: 监测类型: 立地条件: 海拔: 品种: 生育期: 植株高度: 植株编号 调查叶片 级别 植株编号 调查叶片 级别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715 15 发病率 平均病情指数 调查人: 调查时间: 年月日 B. 2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情监测统计表 见表B.2。 表B.2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病情监测统计表 地点: 监测类型: 调查人: 调查时间:年月日 观测点 发病率,% 监测点 平均病情指数 落叶情况 .. 5
NY-T 3005-2016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木薯细菌性枯萎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39上传分享